聲律啟蒙之教學反思5篇

時間:2023-01-28 作者:Cold-blooded 教學計劃

教學反思通過總結和反思,有利于提高自己的教學成績,我們在寫教學反思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將自己的思路梳理好,范文社小編今天就為您帶來了聲律啟蒙之教學反思5篇,相信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聲律啟蒙之教學反思5篇

聲律啟蒙之教學反思篇1

時間如流水一樣,匆匆流過。《聲律啟蒙》的教學將接近尾聲。本學期本人任國學專職教師兼任國學教研組長,任教3-6年級的《聲律啟蒙》。﹙本校只有一位教《三字經》的和我教《聲律啟蒙》的兩位國學教師。我教3-6年級,每個年級各兩個班,共8個班級﹚通過近一個學期的教學,心里如打翻了五味瓶---甜、酸、苦、辣五味俱全。過程是艱難的,憧憬是美麗的,結果是美好的。通過兄弟學校的教學經驗交流,國學的培訓和特別是各級領導的關懷與指導。本學期我?!堵暵蓡⒚伞返慕虒W生活即將畫上圓滿的句號。

眾所周知,聲律是我國詩詞理論上的一個瑰寶,對聯是詩詞歌賦上的明珠,《聲律啟蒙》的對詞與對句節(jié)奏明快,整齊規(guī)范。中華傳統(tǒng)文化經典是中華民族智慧的載體,是傳承千年世代吟唱的弦歌,弘揚國學,強化學生對漢語言文字的領悟,實現傳統(tǒng)美德與時代精神的對接和契合,這是我們教育工作者的使命所在。專家研究表明,一個人12歲以前背誦能力最強,是人生記憶的黃金時期,這一時期也是孩子們一生中學習壓力最輕,記憶力最好,心靈最清澈的時候,讓孩子多背誦一些傳統(tǒng)經典,其意義不僅在于知識上的拾遺補缺,更重要的是補上了人文教育這一大課。反思我的教學生活,就得失談幾點體會。

一、提倡學生先求熟讀、不急求懂,讓學生們經常輕松并有韻律感的吟誦,讓他們在瑯瑯書聲中體驗美和高尚在心靈中的統(tǒng)一。在本學期的《聲律啟蒙》教學中,我有意識的讓學生先求熟讀、不急求懂,讓學生們輕松并有韻律感的吟誦,這對學生會是一個潛移默化的過程,也給了孩子一把開啟心智的鑰匙,讓他們在瑯瑯書聲中投身到中華民族心靈的深處,去體驗美和高尚在心靈中的統(tǒng)一。

二、在每篇課文的后面都會附上一個成語故事,在文中也會出現這個成語故事。我抓住小學生的特點,每次都是從故事入手,激趣導入。這樣很快就把他們的吸引力抓過來,并且也讓學生們更容易理解課文。

三、《聲律啟蒙》中的節(jié)奏感很強,讀起來具有韻律美,在教學時我會讓學生根據意境采用各種手勢,動作在表演中誦讀,也可以讓學生們在誦讀中按照一定的拍子打節(jié)拍。讓學生根據韻文中一些優(yōu)美的語句進行聯想,品悟其中的意境。充分發(fā)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主動地學習《聲律啟蒙》這門功課。

四、由于《聲律啟蒙》文字的特點,都是什么對什么,如“貧對富,塞對通,野叟對溪童?!蔽易プ∵@個文字特點,讓教學生進行背誦。可以在課堂上有多種方式來進行記憶。如我說上半句,學生對出下半句;或者開展競賽的方式,男生說上半句,女生對下半句;一組說上半句,另一組說下半句等。利用多種形式讓學生進行記憶,學生能很快熟讀成誦。

五、根據《聲律啟蒙》的教材特點與編寫體例,在教學《聲律啟蒙》時,我盡量以學生讀為主線,以識韻、會意、品境、習法為課堂教學板塊,盡量運用誦讀化、情境化、故事化、生活化“四化”的教學策略。盡量構建“智慧導入、讀聯識韻,誦聯會意,品聯悟境,仿聯擬對”的課堂教學四環(huán)節(jié)。國學課堂教學是中華文化經典再現的基礎,學生通過對經典國學的學習,了解中華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中華文化千古不變的真理及智慧,為他們日后的學習和生活提供養(yǎng)分。在教學中讓學生體會蘊含在其中的深刻道理,學生在學習中體會到如何對待父母、如何為人處事,逐步樹立為他們的責任意識,為孩子們的思想道德教育奠定了基礎。

我相信,通過國學的學習,一定會提升孩子的文化品位,國學也即將成為我校思想道德建設的一道亮麗風景。

聲律啟蒙之教學反思篇2

?七顆鉆石》是俄國作家列夫托爾斯泰的一篇神話,描述了地球上發(fā)生的大旱災,許多人和動物都焦渴而死。一個小姑娘抱著水罐出門為生病的母親找水,愛心使水罐一次又一次發(fā)生著神奇的變化,最后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隨后跳出七顆鉆石升上天空,變成了七顆星星。這篇神話情節(jié)簡單,但內涵豐富,它寄寓著無私廣博的愛能帶來意想不到的奇跡,愛心能為世界創(chuàng)造美好的未來,愛心是永恒的,它像星星一樣晶瑩閃爍,普照人間,學生讀著關于愛心的神奇故事,在感知童話豐富想像力的基礎上,引導學生體會愛心對別人及至對社會的意義,懂得關心別人,用愛心對待生活,在教學中,我根據學生的實際情況,精心創(chuàng)設學習情境,引領學生用心去領悟,領會教材??傮w效果很好。

一、創(chuàng)設情境,誘發(fā)學生的情感

課文開頭所寫的那種干旱程度,與我所面臨的小學生的生活境況有很大差距,這就需要我們未成曲調先有情,我用動畫課件和凄涼的音樂做背景,干裂的大地,枯萎的草,奄奄一息的樹,吐著舌頭呼吸喘氣的小狗……,我把聲、形、光、情、意融為一體,接近學生與文本的時空距離,引起學生的注意,激發(fā)學生的興趣,誘發(fā)學生積極的體驗,果然,學生在這樣的鋪墊下,自然而然地把自己置身于故事之中,極富深情地朗讀第一段,使學生有身臨其境的情感體驗。

二、抓主線,走進文本

教學中,由于有了興趣這個先導,學生自主地學習文本,借助水罐的一次次變化這條明線,讓學生從水罐的變化中去感悟、去挖掘課文的內涵:是什么力量促使水罐有這樣神奇的變化,在這些問題的引導下,學生多次走進文本,去尋找那隱藏在水罐神奇變化之內的暗線——愛心。學生積極地探索和大膽地想像,抓住一明一暗這兩條線索,對文本內涵的理解水到渠成——愛能創(chuàng)造奇跡。

三、借用關鍵詞,重點感悟

文本內涵較豐富,為了讓學生更深刻地體會內容,我借用重點詞語,讓重點詞語開啟學生情感的大門,比如抓住所有的、干涸、干枯、焦渴而死引導學生體會當時水的重要;喜出望外、真想喝個夠等,體會小姑娘的心情,感受小姑娘對母親的愛;再也忍不住、咽了一口吐沫引導學生了解小姑娘當時多么想喝水,從而體會她把水讓給過路人是多么動人的行為。給小狗喝水的時候,她還牽掛著母親,所以她分一點水給小狗,而現在從母親手里接過水罐后,她把水毫無保留地送給了過路人,這里再次體現了小姑娘的愛心是廣博無私的。

從背課到上課,我常常地體會到要講好一節(jié)課不是一朝一夕之功,需要教師有嫻熟的駕馭課堂的能力外,還要深鉆教材,課堂要體現新的理念,要有大膽創(chuàng)新的勇氣,反思這一節(jié)課的教學有以下不足:

1、授課就立足文本,但更應超越文本。

教師是教材的應用者,是課程的建設者,創(chuàng)造但教材只是教學的材料,優(yōu)秀的教師應立足教材,更應超越教材。讓學生從文本中走出去,讓語文課程具有更廣闊的空間,形成開放的語文課堂。而我在這節(jié)課上沒有為學生創(chuàng)設由教材走向生活的途徑,沒能引導學生走出教材,走向生活,去關注生活,沒有讓他們的情感得到升華,我把學生的思維局限在文中,學生反對神奇的故事有著濃厚的興趣,雖然體會到了愛能創(chuàng)造奇跡,但也僅限于文中,學生按照我的預設的程序一步一步地走下去,卻始終走不出文本,,究其原因是我在課堂上不夠煽情,情感不夠豐富,包括對學生的評價都缺乏激qing。

另外,在學生理解愛心創(chuàng)造奇跡這個內涵后,如果讓學生結合生活實際,結合自己了解到的關于愛心的故事來談談愛心的重要性,這對學生受到的熏陶和感染會更深刻。

2、文章的結尾處置上有點唐突

水罐的最后一次變化,是在前幾次變化的基礎上的,如果前面任何一次選擇有違愛心,水罐里都不可能跳出七顆鉆石,涌出清澈又清閑的水流,在學習時沒能幫助理解這次變化的重要性,在教學中,如果結合第一自然段來想像愛心帶來的神奇變化,地球上發(fā)生了大旱災,大地一片荒蕪的景象,而現在從水罐里涌出了一股巨大的清澈又新鮮的水流,人、動物、植物及至大地將會……可引導學生想像久旱逢甘露的美好景象,還可以讓學生想象,如果沒有愛心,世界將會變成什么樣?從而更加深刻地理解這篇文章的內涵。

老師和學生融為一體共同參與語文學習的過程是語文教學努力的方向。營造一種平等和諧的課堂后氣氛是課堂十分需要的,課堂能與學生進行情感的交流和共鳴,心靈上能夠交匯是作為一名老師必不可少的素質。這對我來說是欠缺的。在今后的教學中,這將使我努力的向使自己提高的更快。

聲律啟蒙之教學反思篇3

上了《6和7的認識》后,我更加體會到興趣對于孩子們學習促進作用。在教學中我以趣為中心,設計課堂教學。

一、創(chuàng)設新穎、有趣的童話情境。

?6和7的認識》這節(jié)課相對來說知識點較多,包括正確地數出數量是6、7物體;掌握6、7的數序、大小,會讀、會寫6、7;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其中知道6、7表示的基數意義和序數意義是本節(jié)課的重點,也是難點。為了讓學生們掌握這些知識點,教材設計了貼近學生生活的情境素材,有師生打掃教室的情境圖、尺子、數金魚圖,還有利于學生從圖像抽象出數的點子圖、小棒圖。

由于教材呈現內容相對來說較多,相互之間的缺乏聯系,對于新入學的一年級新生來說,學習起來比較困難。6、7歲孩子的有效注意時間短,如果我們在一節(jié)課內呈現的內容、形式、太多了,所以我設計了七個小矮人這一眾所周知的童話形象引入本課,成功地激發(fā)學生的注意力,讓他們興趣盎然地學習《6和7的認識》。

二、讓學生充分感受學習數學的樂趣。

興趣是最好的老師。低年級的數學教學除了使學生正確掌握數學知識和技能外,關鍵的一點是要讓他們覺得學習數學是有趣的,不是枯燥的。在教學時,我讓學生充分地體會學習數學的樂趣。

1、動腦的樂趣。

在學生已經擺出6個圓片的情況下,讓學生用最快的速度擺出7個圓片。讓學生們猜一猜,擺的最快的小朋友是怎樣擺的。通過學生動腦操作、敘述,使他們充分感知6與7的聯系。

2、在游戲中體驗學習數學的樂趣。在課中我設計了聽口令做動作這一游戲使學生明確基數與序數的區(qū)別。

從課堂教學效果看,達到了預設的要求,整節(jié)課學生學得輕松快樂,但也存在值得反思和改進的地方,在基數序數意義的區(qū)別這一環(huán)節(jié)。雖然我讓學生以活動形式,滲透基數與序數的含義,但二者的區(qū)別學生只是浮于表面上的感知。反思教學,如果讓學生對前6名同學蹲下 ,第6名學生舉手 進行反復強調就可以讓學生能更進一步的明確二者的區(qū)別。

聲律啟蒙之教學反思篇4

①、導課注意激發(fā)興趣。

要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首先在導課時就要注意激發(fā)興趣。仔細回顧我所聽過的高效的《聲律啟蒙》課,我發(fā)現這些老師在導課時都特別注意激發(fā)學生濃厚的學習興趣,把學生的注意力拉到課堂學習活動中來。比如五小的劉曉仙老師,導課時模仿說書先生的口吻來了這么一段:清朝有一年,乾隆皇帝南巡,來到了江蘇省。這一天,他路過的一個城鎮(zhèn)叫通州。這時,乾隆皇帝忽然想起了北京城附近也有個地方叫通州。他一下想了個上聯叫身邊的大臣們來對: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

這個上聯用南、北、通、州四個字重復組成,想得十分巧妙。大臣們聽了面面相覷,大伙兒使勁想各處的地名,差不多把全國的重要地名都過了篩子,可就是想不出個合適下聯。還是紀曉嵐有辦法,他沒有死摳地名,倒是在方位上動腦子。他一眼看見了街頭上掛著當字大招牌的當鋪,馬上想出了下聯:東當鋪、西當鋪,東西當鋪當東西。

下聯對得十分工整。也是由四個字:東、西、當、鋪, 重復組成。在引導學生讀了趣聯之后突然話鋒一轉:對聯中有智慧、有意境,今天,我們就一起學習《聲律啟蒙》《十三元》這一課,去感受對聯中的古典情韻之美,很自然地把學生引入到《十三元》的學習活動中。再如二小的賴小珍老師,導課時她模仿開心詞典的根據文字敘述猜人物的活動,巧妙地講述了《九青》中《愛國詩人屈原》的故事,引出《九青》中的詩句楚人誰識屈原醒,不露痕跡地帶領學生進入《九青》的學習。還有吳梅英老師上《十灰》時,通過向學生描繪月光撒滿南樓,庾亮坐在胡床上與眾人盡情吟詠玩樂的畫面,自然而然地引出詩句月滿庾樓,據胡床而可玩,從而進入《十灰》的學習。

其實關于導課的形式,胡主任在《聲律啟蒙》課堂教學構建中列舉了很多例子,這份材料我們國學郵箱中有,有興趣的老師可以去仔細研究研究。

聲律啟蒙之教學反思篇5

語文是一門內蘊豐富、審美趣味很強的學科,上好語文課最關鍵的一點,就是要讓學生真正的動起來。初讀課文《草蟲的村落》就覺得有趣,草叢是村落,甲蟲是村民,還有游俠,遠方親戚,音樂家,工程師……多么奇妙的想象,多么有意思的故事啊。我想這篇文章學生也一定會喜歡。果然,大概學生天生對小蟲感興趣,閱讀課文的時候,學生充滿了熱情,也追隨著作者的目光進行了一次奇異的游歷,從中感受到了草蟲的生活以及作者豐富的想象和獨特的感受,整個課堂激情涌動,現擷取幾個片段,細品一二:

一、抓住關鍵詞,享受樂趣

在解讀第一自然段的時候,有的學生抓住又字說作者肯定經常這樣來觀察草蟲;有的學生抓住躺說作者看似悠閑,其實在動腦筋;有的說在靜謐中觀察作者也不害怕,反而很愜意。于是我讓學生想象作者可能怎樣地躺著,姿勢會有哪些。學生就展開了想象,有的說躺成一個大字;有的說手托著頭,翹著二郎腿;有的說嘴里叼著一根狗尾巴草;有的說趴在地上,托著下巴,翹著小腿……在學生的說中,發(fā)現他們真的仿佛就是作者,仿佛也就在草叢中,看喜歡的小草蟲。

二、抓住重點句,展開想象

在課堂上,我抓住了三處引導學生朗讀想象:它們意味深長地對視良久,然后一齊歡躍地走回洞穴里去。此時無聲勝有聲,在這深情的對視中,它們互相在傾訴些什么?蜥蜴面前圍攏了一群黑甲蟲,對這只龐然大物投以好奇的目光。它們友好地交流著,好像攀談得很投機似的。啟發(fā)想象,蜥蜴和小甲蟲在交流什么?第九自然段:我看見了許多許多……發(fā)揮想象,我還會看到什么?讀了這篇課文的孩子們,我想沒有一個會對這些問題不感興趣。很快地,他們的興趣、想象力被激發(fā),紛紛呈現精彩絕倫的回答。在創(chuàng)設這種富有感染力的情境下,調動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感情朗讀中,以激發(fā)學生的想象空間。我想,這樣要比把文章切成幾塊拋給學生好得多。當然,這想象是不能脫離文本的,在想象時,還要學生品味作者怎樣描寫,如何表達,你能不能學學作者,把自己的想象生動地說一說?這樣,也把體會各種修辭的妙處結合起來而不會顯得空洞了。這些想象自然而然地起到以讀悟情,以想品情,以情激情的作用。學生讀在其中、感在其中、悟在其中并樂在其中,對課文的感受深了,讀起來自 然就有情有意了。也許,這才是孩子們眼中的草蟲的村落。在文章后半部分,作者寫到:我還看見了許多許多……于是問學生,作者在這村落里還可能看到哪些村民呢?他們有什么職業(yè),都在干什么呢?可以仿照課文的寫法,像作者一樣展開豐富的想象,寫一寫你可能看到的一種或兩種小蟲。 由于前面感悟的到位,學生興趣也比較濃厚,他們紛紛拿出筆和紙開始寫,后來的小練筆都還不錯。

這課堂小練筆,在學生感悟文字,體悟寫法的基礎上進行,對學生沒有一點負擔,反而是輕松上陣,一蹴而就。學生通過學習課文,加上自己練筆,知道了動物、小蟲也有家庭,也有父母,也有兄弟姐妹,也有愛人,也有可愛的一面,也有自己豐富多彩的生活,從而增強了閱讀的興趣,感受到語言的美麗,對學習文章的表達也更感興趣。